嘉祥县委党校强化科研机制建设 厚植党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科研支撑
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理论创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嘉祥县委党校高度重视科研咨政工作,建立完善科研工作机制,做实做强科研基础支撑,推动党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建立科研咨政工作奖惩机制。建立完善教师科研咨政管理制度,对教学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量、科研成果认定作出明确规定,将科研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与职称评聘直接挂钩。把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荣誉挂钩,形成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在学习培训、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等方面体现差别性。坚持“以科研成果论英雄”,鲜明立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科研咨政风向标,推动形成人人重视科研、人人参与科研、人人大抓科研的浓厚氛围。 建立联合协作机制。加强对外联合协作,进一步加强与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县社科联等单位的合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改革重大事项的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密切科研工作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关于现代产业、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文化“两创”、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县情调研,力争多出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撰写具有较强针对性、实效性的咨政报告,充分发挥党校智库职能。与县农业农村局组成联合课题组,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等内容开展合作调研;与县司法局就“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联合课题研究,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参与有分量的研究课题,提高咨政成果的质量与成效。2023年,重点围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不同课题,集合科研骨干力量,对精品课题进行协同攻关。组织申报课题立项13项,报送成果11篇;立项2023年度济宁市社科联课题2项;结项2022年度济宁市社科联课题2项。3项科研咨政成果获全市党校系统2022年度优秀科研咨政成果奖励。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文章、成果进课堂,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研解决的重要课题,开展专题研究,把研究成果带进课堂、搬上讲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2023年科研咨政成果《文化型制造”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企业研究——以山东亿泰盛业焊接设备制造公司为例》《结构化研讨方式在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中的运用研究》《结构化研讨的理论与实践: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等都纳入了党校主体班次课程,实现教研咨一体化融合发展。建立调研咨政报告呈报制度,定期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机关报送调研咨政报告,为党校发挥科研咨政职能作用提供有效载体。2023年,9篇咨政报告获县领导肯定性批示,2篇咨政报告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加大与县委宣传部、《今日嘉祥》报社等部门单位合作,结合中央、省市县理论研究和宣传重点,开辟《理论与实践》理论学习宣传专栏专版,为教师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理论宣传教育资源提供平台。 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建立科研工作专班,从各科室抽调人员成立科研咨政工作专班,组织、协调、服务于全校的科研咨政工作,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为课题研究做好服务保障。专班人员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从前期课题的申报、立项、调研到形成科研成果、成果报送和转化等各个环节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建立科研人员阅文制度,将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县情与科研咨政报告有效对接和转化,为科研咨政工作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