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助推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思考
——曲阜市委党校打破传统教学藩篱的有益探索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党性教育单元要加大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够时间,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用5年时间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曲阜市委党校坚持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求变,创新实行“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打造了可看、可听、可用并与曲阜实际紧密结合的培训课程,让党性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更好地激发了学员的热情,增强了教学的课堂效果和实际感召力。 一、曲阜市委党校“五位一体”教学模式 开发“讲坛”课。常态化开设“杏坛大讲堂”“政德大讲堂”“专业化讲坛”“学员讲坛”。“讲坛”课采用诵、讲、背、唱、思等多种教育手段,由主持人、学员代表、嘉宾领导以及全体学员共同参与互动完成。一是“杏坛大讲堂”。紧密结合曲阜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镇街、市直各部门单位负责人或班子成员参加,邀请中共中央党校(行政学院)、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做高层次报告,累计举办了20余期。二是“政德大讲堂”。曲阜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曲阜市委关于实施“干部修身计划”的指导意见》,设立了以学习儒家思想涵养为政之德为主要内容的“政德大讲堂”。2012年,邀请中央党校王杰教授为曲阜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上了政德教育第一课。常态化邀请陈来、李存山、傅永聚、孔德立等传统文化专家来做政德教育专题报告。借助“政德大讲堂”,每年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三是“专业化讲坛”。结合曲阜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围绕“双招双引”、财税金融、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民生保障、风险防控、阶段性重点工作九大领域,由市委党校与相关单位部门组成课题组,举办专业化讲坛培训班。仅今年下半年,就举办了4期专业化培训。四是学员讲坛。打破传统的“一人讲,大家听”教学模式,变“一人讲”为“多人讲”,每个培训班,学员都要上讲台,注重发挥学员能动性、参与性、实践性,促进教学相长。 打造“现场”课。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曲阜市委党校充分发挥曲阜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根据不同的班次、不同的学制等,打造了传统文化现场教学路线和红色文化现场教学路线,撰写了内容新颖、吟古喻今、生动感人的现场解说词。一是传统文化现场教学。打造了勤政明德之学习感悟路线、为政以德之学习感悟路线、儒风新韵之学习体验路线,挖掘形成了包括“三孔”在内的16个现场教学点。二是红色文化现场教学。打造了曲阜党史馆、烈士陵园、石门山黄沟村等党史教学路线,息陬镇北元疃村、书院街道宫家村等基层党建教学路线,尼山镇、防山镇钱家村、小雪街道武家村等干事创业教学路线,曲阜市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盟基地的乡村振兴教学路线,等等。 开设“体验”课。一是把课堂延伸到基层。结合“民意‘5’来听”活动,把党性教育场所放到质朴热情的群众中,下基层、进农家,勤调研、察民情,解民难、助民富,使学员真正沉下身子接地气,在精神上受到洗礼、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二是推出礼乐体验课程。组织打造了形式多样、品味高雅的政德主题体验教学演出、电影鉴赏等。三是打造了高标准的国画体验教室。邀请中国美院周韫老师为学员授课,指导学员进行国画创作,使学员们更深地体会国学之美。四是定期举办教学活动。组织学员举办学术沙龙、书画展、艺术展览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 探索“实训”课。投资500万元,打造市“1+X”党员党性提升实训基地和市委党校学员实训基地。一是建设一个主阵地。在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建设面积1500余平方米的实训主阵地,设置正心室、初心隧道、学习研讨室、政治体检室、政治生日角、初心学堂等9个功能室,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政治体检,进行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以组织生活的“仪式感”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强化党员的“身份感”。二是打造特色分基地。在建设实训主阵地的基础上,围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目标,坚持就近就便用好红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等,整合“三孔”、中华传统家风(曲阜)文化园等教学点,打造“德廉家风”分基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日常教育。整合曲阜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教学点,打造“革命传统”分基地,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整合息陬镇北元疃村、书院街道宫家村等典型村,打造“为民情怀”分基地。依托全省“攻坚克难”先进集体——尼山镇,省干事创业好班子——防山镇钱家村、小雪街道武家村,打造“艰苦奋斗”分基地。整合曲阜市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盟基地,打造“乡村振兴”分基地,通过实地、实景、实情的现场体验,真人、真事、真情的互动研讨,进一步丰富拓展培训学习内容。三是研发务实管用套餐。按照党员全员进党校要求,坚持软硬并举、以用为本的原则,针对农村、机关和“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党员需求,以市委党校为主,整合机关工委、党史研究中心、镇街等单位资源,撰写导学词,打造乡村振兴、德廉家风、基层党建等10个专题培训套餐,系统化、创新性设计整体活动流程。今年以来,共组织8000余名农村党员前去培训,创新党员党性教育红色阵地。 设计“线上”课。一是打造全媒体公开互动课。将传统课堂与全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体公开互动课,将学员请出“传统课堂”请进电视“演播厅”,让百姓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成为现身说法的“讲师”,使培训效果更具穿透力。二是开通“直播党课”。今年,在“今日曲阜”直播平台上已陆续推出30余节“直播党课”,参训人员达到3万余人,点赞量达5.5万。三是开通“微信”课。针对微信传播的优势特点和党校教育培训的性质要求,在追求成效上突出学员关注,加大原创力度,打造微信党课。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全媒体形式促进党课传播速度和覆盖面,实现媒介教育功能最大化。 二、实施“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启示 1.教学方式创新是提升党校培训质量的主要途径。曲阜市委党校“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综合运用看、听、研、唱、悟等多种形式,通过专业讲解、亲身融入、现场感悟,促使党员教育提质增效,形成了集理论教育、现场教学、实训体悟、培根铸魂于一体的党员党性教育培训模式,提高了党员教育科学化水平。使新时代曲阜的党校教育,在坚持“党校姓党”这个根本原则上达到了新高度,在推动党校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上展现了新作为,在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取得了新突破,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2.教学方式创新要注重提升党性教育吸引力。教学方式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通过创新使党性教育更具有吸引力。要通过变“一人讲”为“多人讲”,发挥学员参与性,促进教学相长;要通过变“一堂课”为“多堂课”,坚持主业主课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要通过变“单一内训”为“内训外训”相结合,开展现场、体验、异地培训;要通过变“别人有”为“为我用”,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创建大党校格局,统筹建立利用好师资库、课题库、基地库。 3.推进教育资源丰富优化整合更能够凸显教育培训的地方特色。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从爱国教育、党性教育、人文知识增长、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提供独具特色的鲜活材料,接受具有本地特色的党性教育资源的熏陶,更容易产生地域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曲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又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让党员干部群众身临其境接受党性教育,在“现场教学”中“充电蓄能”,激活“神经末梢”、聚拢“红色细胞”、涵养“为政之德”,凸显了教育培训的“曲阜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