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委党校围绕“三个所需”扎实推进镇街党校规范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0-11-16 16:34
浏览次数:
来源:办公室  
作者:刘琛  
审核:张为民  
编辑:胡腾  

兖州区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按照镇街党校“有组织机构、有培训场地、有教学计划、有授课教师、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的目标要求,围绕师资队伍、特色教学、制度保障等镇街党校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科学指导,精准发力,扎实推进镇街党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围绕制度保障所需,出台镇街党校建设指导意见。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镇街党校建设的意见》,明确各镇街党(工)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党校校长,党(工)委组织委员兼任副校长,相关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兼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党校下设办公室,并配备工作人员1-2名,负责处理党校日常事务,实现了镇街党校有人抓、有人管。将镇街党校建设纳入区委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镇街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强化镇街党(工)委书记党员教育和党校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镇街党校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考核测评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形成了规范完备的工作机制。区委党校整合党校系统教学资源,加强对镇街党校的帮扶指导,帮助解决镇街党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业务指导,完善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围绕特色教学所需,推行现场教学集成开发模式。根据新时代教学要求,发挥镇(街道)党校和区委党校分校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打造富有镇(街道)、区直部门特色的现场教学点。在天意机械分校,利用非公企业党建典型作为案例,开展案例式教学;在牛楼社区分校,利用花海彩田项目开展乡村振兴研讨式教学;在梁村分校,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开展互动式现场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党校培训方式向研讨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同时,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深入挖掘牛运震为政思想的时代价值,打造了牛运震事迹展览中心现场教学点,先后被济宁市委党校命名为“中共济宁市委党校优秀传统文化现场教学点”、省委党校命名为“山东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围绕兖州战役纪念馆、三十六名烈士井、无名烈士墓等遗址和事件,打造了具有兖州特色的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成为我区革命传统教育新平台;全面总结兖州非公企业发展成功经验,以兖州工业园区展馆,太阳纸业、蒂德精机、天意机械等非公企业为样板,打造了兖州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现场教学点,有效服务了党员干部培训工作。

围绕师资队伍所需,加强镇街党校教师业务培训。10月27日至10月31日,区委党校举办了全区党校系统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暨教学科研培训班,镇(街道)党校、区委党校各分校和区委党校40名专(兼)职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将自学调研、现场教学观摩与理论培训相结合。培训期间,专题学习了《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等。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党校教师、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等,市区两级专家进行了理论辅导。组织全体学员赴兖州区烈士陵园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和牛运震事迹展览中心现场教学点进行了现场观摩;区委党校、镇(街道)党校、部门(村、社区、企业)分校的27名教师学员围绕如何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更好的发挥镇(街道)党校和区委党校分校作用、提高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覆盖面进行了学术研讨。同时,区委党校还为镇街党校和党校分校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系列丛书、《民法典》、《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怎样推进党校教学改革》等学习书籍和培训教材2000余册,满足了镇街党校教师备课和教学需求。


(兖州区委党校通讯员 张国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